1949年10月,我国**家试验机专业生产企业长春仪器厂诞生,标志着中国试验机产业的开端。1959年3月,**机械工业部材料试验机研究所在长春成立,标志着我国开始试验机技术研究和产品开发。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已形成了一个产品种类和规格比较齐全,具有一定产业规模和开发能力的试验机产业体系。
据行业2015年统计数据,规模以上企业99家,产成品83亿元,主营业务收入138亿元。国产品牌主要包括长春机械院、丹东奥龙、苏州苏试、苏州东菱、苏州亚诺、济南时代、上海华龙、深圳三思纵横、深圳万测、承德精密、承德金建等。进口品牌包括美特斯、英斯特朗、兹韦克、申克、岛津等。
当下,试验机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对各大仪器企业而言,中国市场始终是“兵家必争之地”。根据仪器信息网对中国政府采购网试验机相关中标信息的不完全统计,2017年上半年,仅试验机中标总金额就达9044.8万元,从采购单位来看,高校采购独占近五成,而检验检疫、出入境检验、质量检验等检测机构则占去四分之一。同时,随着国家《中国制造2025》、《装备制造业标准化和质量提升规划》等一系列产业正策的实施, 试验机行业也将进一步拓展应用领域,得到进一步发展。
在此背景下,面对中国200亿的试验机市场,国内外厂商纷纷针对汽车、新材料、铝合金等热点行业进行了系列资本整合、市场部署。并通过大量研发投入,以期在互联网技术(如IOT)、试验机与其他分析设备联用技术、原位测量技术等领域占领新的高地。
如何在白热化的竞争环境下脱颖而出,获得更多的销售机会,提升产品市场占有率,这是众多厂商需要思考的问题。
通过仪器信息网近20年行业追踪,我们发现在市场增速趋于平稳,采购门槛日益严格、预算逐渐缩减的情况下,仪器厂商通过“大而全”、“一站式实验室解决方案”的运作方式,很难使投入产出比达到一个良好的预期,由此诞生出许多“专而精”的仪器企业,在单一或者某几种品类上,从用户的核心需求出发,不断打磨产品,力求精益求精,在市场上收益颇丰。